陳海強
2025年11月24日08:50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薪火者,柴草與火焰。若以天下人心所向為柴草,燃起的火焰必將散發萬丈光芒,照徹歷史的天空。
凝視這一組紀實影像,令人感慨萬端。我軍從“星星之火、可以燎原”,到“戰無不勝、所向披靡”,優良傳統薪火相傳,成為人民軍隊的精神本色﹔血脈賡續,成為戰斗力不斷增強的源頭活水。弘揚人民軍隊優良傳統,是推進政治建軍的重大任務。
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、官兵一致、軍民團結、艱苦奮斗、批評和自我批評……我軍誕生后,在披荊斬棘、奮勇前行的征程中,形成一系列特色鮮明的優良傳統,始終彰顯勃勃生機。
上下同欲,其力無窮。在一個簡陋球場上,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正與官兵同場打排球,現場氛圍熱火朝天、輕鬆活潑。這樣融洽和諧的內部關系,在任何一個年代、任何一支軍隊,都令人為之贊嘆。
官兵平等、團結一致是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。“等貴賤、均貧富”“天下為公”……我軍的這一優良傳統,與驅動歷史發展的那些朴素而深沉的理念追求一脈相承。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,懷有更崇高的理想信念,那就是為人民謀幸福、為民族謀復興。志同道合,同甘共苦,無數官兵才會在戰場上前仆后繼、舍生取義。
到革命聖地延安參觀,我對人民軍隊艱苦奮斗、玉汝於成的作風留下深刻印象。抗大是抗戰時期我軍培育抗日骨干的搖籃,抗大學員奔赴前線、殺敵報國,自是豪情滿懷。我們在老照片中看到抗大學員手搖紡車、集體勞動時,同樣意氣風發。紡紗是勞動,更是戰斗。面對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實行的經濟封鎖,包括抗大學員在內的我軍官兵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,展開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。黃土高原上,響徹“自己動手,豐衣足食”的時代宣言,昂揚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。
實行政治、經濟、軍事“三大民主”,是我軍區別於其他軍隊的特有政治優勢,也是人民軍隊具有強大凝聚力、戰斗力的一個重要法寶。早在1928年,毛澤東同志在《井岡山的斗爭》一文中,就對政治民主、軍事民主、經濟民主做過精辟闡述。井岡山革命斗爭的一個重要經驗,就是充分發揚“三大民主”,促進官兵思想轉變,調動革命積極性,從“為他人打仗”進步為“為自己和人民打仗”。此舉帶來全新的官兵關系,讓人民軍隊煥發出嶄新風貌。
革命戰爭年代,我軍充分發揚軍事民主,廣泛吸納官兵智慧,不斷提升戰術水平和指揮能力。解放戰爭中,很多部隊打仗前先開“諸葛亮會”,就是軍事民主的生動體現。拍攝於解放洛陽戰役前的一張老照片,便記錄了攻城部隊官兵圍著簡易沙盤召開“諸葛亮會”的情景。經受過戰火洗禮的官兵,戰斗智慧是無窮的。你一言,我一語,集體智慧的優勢被放大,戰術更靈活了,行動更務實了,減少了脫離戰場實際的風險,增加了打勝仗的把握。
人民子弟兵,事事想人民。戰爭年代,我軍無論行軍還是作戰,都非常注重愛護人民群眾財產。在一張老照片中,某部一名戰士站在路旁舉起“同志:不要踏麥苗”的標語,提醒戰友行軍時注意保護群眾的麥田。“不拿群眾一針一線”“借東西要還、損壞東西要賠償”“行軍打仗不得踩踏庄稼”……這些親民愛民的優良傳統,體現出人民軍隊的宗旨本色。我軍長期模范踐行群眾紀律,筑起了軍民團結的堅固長城。
我軍的優良傳統絕非塵封的歷史,而是始終在傳承發展。幾年前,我去古田會議舊址參觀時,趕上了雨天。很多人在雨中流連忘返,駐足參觀。觸景生情,感覺這恍如一場洗去塵埃的儀式。開展政治整訓,就是拂塵洗面、正本清源,是對我軍優良傳統的堅守與賡續。優良傳統的薪火,照耀著人民軍隊的如虹征途和前行方向。
生與死的戰場,是屬於軍人的特殊考場,要交出合格答卷,必須將我軍的優良傳統融入血脈。本色長存血脈中。那些在血與火的淬煉中積澱形成的優良傳統,如同一團團經久不息的薪火,散發出獨特的精神光芒,激勵著我們在強軍征程上奮勇向前。(來源:解放軍報)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